#聚落旅行

[萬里] 瑪鋉漁村的帶路人 / 蔡彩芳

[萬里] 瑪鋉漁村的帶路人 / 蔡彩芳

在萬里,十個村里就分別有十個社區發展協會,彼此間並不一定都互動熱絡,但各自皆有其推動服務的項目。其中「瑪鋉漁村文化生活協會」便是著重在產業發展、人文教育、環境景觀、環保生態四大主軸,近期更大力協助新北市政府規劃的萬里螃蟹季拍攝宣傳短片。目前由蔡彩芳與數位在地居民擔任協會運作的核心人物,她打趣地說:「其實也都是拖親朋好友下水來幫忙社區做事,現在漁村本來人就不多了,就更要靠大家互相幫助。」
[萬里] 野柳漁村的信仰燈塔 — 保安宮

[萬里] 野柳漁村的信仰燈塔 — 保安宮

距離地質公園不遠的野柳街頭,矗立著一座頗為氣派的廟宇,夾於尋常商家之間,除了面向人來人往的交通要道之外,同時迎著停泊一艘艘暫歇漁船的海港;來到此處,除了普遍進入宮廟時伴隨撲鼻而來的薰香,這兒還罕有地混雜了鹹鹹的海味。
[石門] 留給孩子最後一片自然,定存阿里磅 / 阿里磅生態農場 王德昌

[石門] 留給孩子最後一片自然,定存阿里磅 / 阿里磅生態農場 王德昌

我們時常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對著孕育萬物的大地母親予取予求,肆意地掠奪和破壞,就像是個頑強柢固的孩子。貪婪似乎讓人類忘記自己屬於大自然其一份子的身分。最終,讓這位仁慈的母親飽受其害、發出沉痛的哀嚎,大自然不再沉著氣而開始反撲,試圖喚起人類原屬於自然的根。
[三峽] 溪流走讀 - 墘溝仔的浣衣美女

[三峽] 溪流走讀 - 墘溝仔的浣衣美女

三峽在許多人的眼裡就是有好山好水好文化的地方,就文化面而言就是老街或祖師廟…等等。但那些硬體文化是須要許多的經費去支持的,可是軟體文化是須要堅持的!在鳶山流螢小徑的入口處,有一條美麗的小溪澗,這裡的人都叫它做「墘溝仔」,除了颱風豪雨外,每天的清晨與黃昏都有嘻笑與家常的話語伴隨著輕快的流水聲,這也吸引了許多登山遊客拍照留念?
[石門] 台灣最北端的山林實驗室

[石門] 台灣最北端的山林實驗室

循著鄭阿嬤帶的路,來到了他們在青山瀑布附近的房子。他的丈夫—也正是親手建造出這個有如世外仙境的蒲先生,此時正在為房子前庭新蓋的涼亭上油漆;初次見面,簡單的和我們問候之後便又轉身繼續工作,看著眼前的木涼亭,說不上豪華氣派卻倒也擋的了風、遮得住雨,詢問他工作之餘是如何學習鑽研木工,得到的答案卻是從來沒有學過!我們十分疑惑:「這樣不會做錯嗎?或做不出來嗎?」他直率地說:「當然會失敗啊,再重新就好了,做不出來倒是不至於啦,敢做就好!」對談才起頭,就已經為眼前的受訪者勾勒出了無所畏懼的好漢輪廓。
[石門] 老鄉長的箏線情 / 鄭庚和

[石門] 老鄉長的箏線情 / 鄭庚和

石門地方流傳著一句俗諺:「九月九,風吹滿天哮。」是形容當東北季風吹起,是適合放風箏的季節,而位在臺灣最北端的石門,滿天風箏飛的景象依舊讓人無法忘懷。每年舉辦的「石門國際風箏藝術節」吸引不少外地遊客爭相到石門一睹風采。因此風箏打開石門的知名度。
[石門] 漁市人生,一點靚綠。

[石門] 漁市人生,一點靚綠。

傍晚,空氣裡夾著沈重的濕氣,果真沒一回兒,大雨滂沱,島國的梅雨季。我們躲進新建的富基漁港觀光漁市。鄰近大台北的富基觀光漁港,早先只是一隅小漁村,地利近海作業,一群天生的討海人,與海洋共生。盛產花蟹聞名,成為知名據點,新鮮的當令海產著稱,深受老饕們的讚譽和喜愛,名聲遠播,吸引來更多的遊客與食客。
[金山] 數十年如一日的老雜貨店 — 老裕成商行

[金山] 數十年如一日的老雜貨店 — 老裕成商行

在人潮擁擠、攤販林立的金山老街上,很難相信會有這麼一家老雜貨店存在著,沒有醒目的招牌、沒有吸引遊客的廣告標語、沒有最流行的新潮商品,數十年如一日,老裕成商行將老店的樸實與實在保留了下來。一來到商店門口就能感受到濃濃的懷舊感,架上販售的都是早期臺灣家家戶戶必備的生活用品,整間店可以說是一間活的歷史文物館。

謝謝你的訂閱
THANK YOU

用文化創意為三峽注入活力,
用行動改變家鄉孩子的生命!

感謝你
THANK YOU

謝謝你的耐心填寫,
我們將會盡速處理並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