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嘴裡說的輕鬆:「敢作就好!」那他一貫面對人生的態度,有著卻是不少總是瞻前顧後的人心中欽羨的坦然。
這樣的生活,那般的工作
蒲先生平時在老梅國小擔任工友,二十多年前從上市公司轉職回到石門,這個決定促成的因素有很多,除了是自己的個性、太太的勸說⋯⋯或許工友在一般社會價值下並不特別稱頭,但他肯定而愉快地說:「到了學校才知道,最大的好處就是能跟小朋友在一起,卡袂老。」想起鄭阿嬤也特別愛和年輕人鬥陣,不禁為這對老少年的合適而嘴角揚起。語畢又繼續他的油漆活,我忽然發現這樣說起來,他在學校的工作似乎也正是家裡的,清潔和修繕,性質與內容相差無幾,工作於他則成為生活的另一個被賦予職稱、計時、金錢酬勞的狀態。
循了一種浪費生命的方式戇戇地做
一旁蒲先生的小孫女正央求著要去後山採桃子,我們則聊問到他眼裡石門近幾年的改變,他直言自從山坡開道,人因此變多了,同時原生的動物則看不見了,山裡變得沒有過去該有的模樣,儘管他也瞭解資源的開發勢必會有這樣的結果,還是感到無奈。一些朋友也勸他,山上既然不若從前,又何苦繼續待著浪費生命,這話說的重,但他則說:「其實這個問題我也認真想過,雖然守著房子,時常也是修這邊、補那裡的,人生好像就這樣虛度。但在還沒有想到之前,就還是決定戇戇地做。」口裡說的是對生命光陰的浪費和虛度,竊想他仍是歡喜甘願。
山中小居裡的每個角落都來自於蒲先生之手,將舊東西變出新模樣,不僅成就了不少令人驚艷的創意家用品,物盡其用的做法更是兼具環保。
海很美好,山亦自在
原鄉是南投埔里的蒲先生,來到了石門這個依山傍水的地方,很想知道如果不是因為妻子,是否曾想過居於山林,他停了會兒,暫放手頭的刷子,這似乎是問了個他必需慢下來好好回答的題目。他一直都是很喜歡山的,裡面蘊藏著的動物、植物花上一輩子也無法看盡,包含多的是非實體能被看見或觸摸的深厚情感,他說:「如果有時候,你到海邊去坐一會,那感覺心胸寬廣,又更勝山林,很吸引人的!但硬是要山海擇一,我的答案還是山啦!」這個他深思熟慮的答案我搗頭如搗蒜,心裡想的能從他人口中說出,難能可貴。想起儒家孔子曾以山比喻作有仁德的人,蒲先生給予人敦厚淳樸的形象恰是極好的印證。
不怕錯,甘願做
居住在石門老梅社區的蒲先生與鄭雪子這對歡喜夫婦,循著自己的踏實和韌性共同將對人生的期待慢慢實現,藉由他們我看見了因為不怕錯,甘願做的態度,進而能如此的自安自得;或許可以反過來說,如果你想要過自己理想的生活,就要學著勇敢去實驗人生,並且甘願承擔任何可能發生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