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體驗DIY
甘樂文創扶持在地職人多年希望老技藝得到傳承與守護,吳契憲師傅熱衷於鑽研中華文化之美,精通書法和歷史的吳師傅巧妙的運用傳統文字使用篆刻的方式結合文創設計,開發出篆刻印章的DIY課程,邀請您靜下心來體驗。
造福三峽鄉民的老醫院 -- 愛鄰醫院
三峽地區多山,農業、林業、礦業等山產十分興盛,尤其是煤礦業危險性高,遇到礦災愛鄰醫院是當時最重要的醫療中心。所以對外交通不便的當時,愛鄰醫院更是鄰近地區:三峽、鶯歌、大溪等地居民最方便的選擇。
職人小學堂教材設計
透過「教育」連結「生活」,讓學童們發現原來自己生活的社區聚落裡仍蘊藏許多珍貴的傳統工藝文化,而聚落中每位職人都是小學生們值得學習的導師,整個社區都是學生們的教室。
看三峽|三峽地域品牌
「看三峽」是今年甘樂文創打造屬於三峽的地域品牌,以推廣三峽的職人品牌與聚落文化出發。
藕香傳白河,豔陽下片片雪花飄
每年11月到農曆年前,是臺南白河鎮製作藕粉的季節,藕農們遵循古法,只為了做出最好的藕粉。素有蓮花故鄉美譽的台南白河鎮,每到清明之後,總是擠滿了賞蓮、採蓮的遊客。不彷趁著假期,到台南白河走一趟吧!
掌心匠域 三峽職人展
此次策展著重於職人們的故事與珍藏選物,並沿著脈絡回顧三峽工藝的歷史。從展覽主視覺設計的細節中可以一窺工藝職人們的匠藝精神,標準字設計轉譯了各種技藝的紋理,也透過掌心匠域四字呼應展場設計的各個區域內容。
〖no.29主題企劃〗慢工出細活:以家為出發 溫暖而親切的手感製品 / 永無島刺繡工作室 袁朝露
多用未漂染的純棉.麻.珍藏花布製作的生活雜貨小物。溫暖扎實的手繪刺繡品,不量產,設計者朝露一針一線親自縫製。純稚,充滿赤子之心的,永無島。 —— 永無島刺繡工作室
〖no.29主題企劃〗慢工出細活:傳統工藝編織創新道路 / 藺編工藝家 劉彩雲
談到藺草編織不得不提到苑里在地作家蔡振豐創作的〈草蓆歌〉,寫實的描繪出舊時代苑里婦女藺草編織的盛況。藺草編織在苑里已有兩百多年歷史,而相傳清朝末年苑里的洪鴦女士為了保護頭部受傷的孩子不受蚊蟲侵擾,編織出了臺灣第一頂藺草帽,從此帶動了苑里藺草編織產業蓬勃發展。以草蓆、草帽為大宗。日治時期苑里帽蓆大量輸出日本,統一集中至大甲出口海外,久而久之「大甲草蓆」成為苑里藺草編織的代名詞。從古至今,藺草編織一直是苑里婦女必備的技術,更是家家戶戶重要的生計來源,一代傳一代,成為苑里居民的共同回憶。然而隨著科技進步以及廉價編織品輸入臺灣,藺草編織產業漸漸式微,技藝傳承出現斷層,有幸當地居民成立「藺草文化學會」,致力於推廣藺編工藝,廣納在地編織工藝家,舉辦課程講座、成立品牌,期望開闢出一條創新的道路,延續這項珍貴的傳統工藝。
謝謝你的訂閱
THANK YOU
用文化創意為三峽注入活力,
用行動改變家鄉孩子的生命!
感謝你
THANK YOU
謝謝你的耐心填寫,
我們將會盡速處理並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