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9

回歸到閱讀的本質,談臺灣友善書業供給合作社 / 晴耕雨讀小書院 洪毓穗

回歸到閱讀的本質,談臺灣友善書業供給合作社 / 晴耕雨讀小書院 洪毓穗

晴耕雨讀小書院位於桃園平鎮,是一家以新書、二手書、明信片及獨立刊物為主的小書店。我與先生共同的興趣是閱讀,還沒開書店前我們兩人的工作都很穩定,但心中總覺得這樣一成不變的上班族生活,並非自己想要過的生活,我們認為人生應該有更多可能性,同時有感於書店產業的沒落,我們決定放手一搏,回到先生的故鄉,打造一個有陽光有草地的生活風格書店。
廢棄豬圈成畫室 坐落在田中間的藝文沙龍——田中間豬室繪社

廢棄豬圈成畫室 坐落在田中間的藝文沙龍——田中間豬室繪社

在初春這個時節造訪神岡,鄉間羊腸小徑穿越整遍綠油稻田,每個種滿稻作的農田拼湊成一塊美麗畫布,春蝶恣舞、蟲鳴鳥叫,彷彿闖入於綠野仙蹤的花草世界。
〖no.29主題企劃〗慢工出細活:以家為出發 溫暖而親切的手感製品 / 永無島刺繡工作室 袁朝露

〖no.29主題企劃〗慢工出細活:以家為出發 溫暖而親切的手感製品 / 永無島刺繡工作室 袁朝露

多用未漂染的純棉.麻.珍藏花布製作的生活雜貨小物。溫暖扎實的手繪刺繡品,不量產,設計者朝露一針一線親自縫製。純稚,充滿赤子之心的,永無島。 —— 永無島刺繡工作室
〖no.29主題企劃〗慢工出細活:傳統工藝編織創新道路 / 藺編工藝家 劉彩雲

〖no.29主題企劃〗慢工出細活:傳統工藝編織創新道路 / 藺編工藝家 劉彩雲

談到藺草編織不得不提到苑里在地作家蔡振豐創作的〈草蓆歌〉,寫實的描繪出舊時代苑里婦女藺草編織的盛況。藺草編織在苑里已有兩百多年歷史,而相傳清朝末年苑里的洪鴦女士為了保護頭部受傷的孩子不受蚊蟲侵擾,編織出了臺灣第一頂藺草帽,從此帶動了苑里藺草編織產業蓬勃發展。以草蓆、草帽為大宗。日治時期苑里帽蓆大量輸出日本,統一集中至大甲出口海外,久而久之「大甲草蓆」成為苑里藺草編織的代名詞。從古至今,藺草編織一直是苑里婦女必備的技術,更是家家戶戶重要的生計來源,一代傳一代,成為苑里居民的共同回憶。然而隨著科技進步以及廉價編織品輸入臺灣,藺草編織產業漸漸式微,技藝傳承出現斷層,有幸當地居民成立「藺草文化學會」,致力於推廣藺編工藝,廣納在地編織工藝家,舉辦課程講座、成立品牌,期望開闢出一條創新的道路,延續這項珍貴的傳統工藝。
〖no.29主題企劃〗慢工出細活:一線段、一柔和,繞指間的觀自在 / 金屬線狀創作 翁國嵩

〖no.29主題企劃〗慢工出細活:一線段、一柔和,繞指間的觀自在 / 金屬線狀創作 翁國嵩

擁有建築設計背景的翁國嵩,把對空間的敏銳度應用在他的創作想法裡,並以金屬線當作素材更為少見。翁國嵩說,早期街頭藝人折鋁線腳踏車的啟發,才開啟自己對金屬材料的摸索,不斷嘗試並塑造出一件件風格迥異的立體線像。
〖no.29主題企劃〗慢工出細活:師法自然 飄遊天地 畫布上的修行之旅 / 藝術家 吳冠德

〖no.29主題企劃〗慢工出細活:師法自然 飄遊天地 畫布上的修行之旅 / 藝術家 吳冠德

站在偌大的畫布前,身著純白衣裳、頂著一頭飄逸長髮的吳冠德手裡拿著枯樹枝,在畫布上專注的創作,只見栩栩如生的枝幹、綠葉在畫布上成長茁壯,彷彿種子以畫布做為土壤、顏料作為養分,在藝術家細心的灌溉下成長為一件件富含生命之美的精彩畫作。佇足於吳冠德的油畫前,視覺不自覺的被畫作吸引,任何一處都可以是觀賞的起點,讓精神飄遊於天地之間,不自覺地讚嘆生命之美,頓時間心中充滿了力量。
針針線線一甲子,創意再現新思維 / 光彩繡莊 林玉泉

針針線線一甲子,創意再現新思維 / 光彩繡莊 林玉泉

「我從十六歲就開始做刺繡,二十六、三十六……,現在我已經七十五歲了,快要接近一甲子了。」有「府城老繡才」之稱的林玉泉,和藹的臉龐掛滿著笑容,坐在繡台前回憶起自己如何踏入刺繡這行業。
用畫筆訴說故事 一生懸命的漫畫夢 / 有橋漫畫 陳小雅

用畫筆訴說故事 一生懸命的漫畫夢 / 有橋漫畫 陳小雅

數學作業簿上佈滿了密密麻麻的圖片與對白,這是陳小雅國小時期的漫畫作品,十幾年過去,愛畫畫的小女孩成為了職業漫畫家,秉持著如作品《KANO》般勇往直前的精神,陳小雅始終堅持著信念,義無反顧地朝夢想邁進。

謝謝你的訂閱
THANK YOU

用文化創意為三峽注入活力,
用行動改變家鄉孩子的生命!

感謝你
THANK YOU

謝謝你的耐心填寫,
我們將會盡速處理並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