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說,農耕應該要這樣 - 苗栗三義迴相有機農場

具說,農耕應該要這樣 - 苗栗三義迴相有機農場

具說,農耕應該要這樣 - 苗栗三義迴相有機農場

歷史最悠久的「產業」工具,「科技始於人性」可換言之:「工具」始於人性。工具的使用行為最早發生在石器時代,係為了滿足人性之中最基本的需求,溫飽。無論是拿薄石片切割腐肉、石塊敲擊貝類海鮮,亦或打獵、生火,皆是為了飽餐一頓。隨著各行各業興起,及人類文明的發展,工具的種類越來越多。然而最早應用於產業,並發展至今的工具種類為農具,始於人類最早的農業社會體系。工具會說話,從工具的演變中除了可以了解前人智慧,更可一窺人類產業、社會的發展,反觀「人性」。



迴鄉 (6).JPG



與時「具」進

台灣民國早期犁田的工具各式各樣。除了鋤頭,其餘如磟碡、牛犁、雙翻牛犁、割耙、蜈蚣犁、改良犁、手耙等,皆是靠牛拖引,如今大多隨著農具製作的打鐵業,及農具修理行沒落。六十年代以後,農具機械化,別以為這單純只是科技發達的必然結果。它反映了當時工商業快速發展,農村青年大量外流的社會變遷。傳統農具無法因應農耕需求,故加強推動農業全面機械化與自動化,以紓解農村勞力不足及高齡化現象,並降低成本。

現代化後,原本可以一手掌握的犁,被僅能一手掌握其「方向盤」的大型耕耘機取代。現代最普及、最高級的鬆土機具「曳引機」,要價數百萬,農夫可以坐在車廂內吹冷氣、聽音樂。機具甚至還安裝有GPS,方便農民在諾大的農田之中定位,務農光景早已今非昔比。許多工具的研發是趨於精緻、輕巧,化繁為簡;農具剛好相反,可以說不斷在「長大」,並且由簡入繁。現今一台大型耕耘機,足足有好幾噸之重,高五、六米,寬三、四米,可以快速完成大面積的翻土工作。



未命名-7.png



因「法」制宜

然而隨著時代進步,人們對農法及大自然有了更深一層認識,逐漸產生土地保育意識。工具的發明及使用,不再只一昧追求技術層面,更考量到對土地的尊重及作物的品質。使用起來爽快又有效率的曳引機,其實會對生態產生諸多不良影響。

在瞭解它的害處之前,首先要認識一個生態界的「靈魂人物」─微生物。微生物在生態系統裡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分解動植物殘體供給植物,進行生命物質能量迴圈,並替土壤製造腐殖質,是土壤肥力的核心要素。也負責參與土壤當中有機與無機物質之間存在的複雜相互作用,此外還可以將農業汙染中排放的有害氣體轉化成有益的養份。

然而由於曳引機體積龐大、厚重,其形同風火輪的刀片車輪,每駛過的一步田地都是肇事現場,殺死數以千計的微生物。缺乏微生物的田地及其作物容易營養不良,無法形成健壯的土壤。原因在於土壤像顆小芝麻,需仰賴微生物及有機物質,才能形成十顆芝麻大小的「團粒結構」。此結構彼此有稜有角的空隙間,正是土壤用來吸收水分及肥料的所在。



迴鄉 (13).JPG 迴鄉 (9).JPG



再則,曳引機鬆動的其實只是表面的土壤,底層的土壤因為其重量的緣故,反而變得過度扎實。太扎實的土壤就像一顆石頭,團粒結構遭到破壞,造成其失去保水保肥的能力。對有機農業來說,最重要的本質就是土壤;而對於慣行農業,土壤只是一個界質、讓作物在上面放著,不需要它提供養份,而是仰賴化肥。然而人們也逐漸發現施灑化肥不是長久之計。受到化肥、農藥荼毒的土地,耕種出來的菜產量少,且相貌難看,甚至漸漸開始種不出東西。此現象終於迫使人們反思種植方式,及其輔助工具的問題。



反璞歸真的農業機具

此外,看似先進的曳引機,終將還會有「不合時宜」的問題。由於目前慣行農業多半採取集約式耕種,在田地連作同一種作物,利用大耕耘機一次大面積鬆土,最後一舉收成。這種作法雖然較有效率且符合經濟效益,卻因同種蔬菜聚集所形成的氣味太濃,吸引到大量「好這口」的同種昆蟲前來覓食,造成蟲害,因而需使用大量農藥,並易產生連作病害。

因此有機耕作的農民主張實施「混種」與「間種」的耕作方式。所謂混種,顧名思義即在同一畝田當中,混雜種植不同作物。尤其會交錯栽種蔥或苜蓿,此類具有抵抗病源菌作用的作物。是屬於一種不利用土壤消毒法,而借用微生物的力量克服病菌傷害的生物防治法。而間種,則是使不同種作物,在一畝田的短距離內比鄰而居。若比較集約耕種及間種兩者的土壤,會發現採取間種方式的土壤,含有各種微生物集群;另一方面,發生病害的集約耕種土壤裡,微生物的種類少且單一,甚至會侵害作物,使其枯萎,造成嚴重的蔬菜種植問題。

若混種及間種逐漸普及,曳引機將不再適用。因其龐大的體積會破壞到比鄰的生長作物,或還不需要鬆動的土壤。加上全球石油短縮危機,耗油的曳引機有朝一日勢必得從田地上退場。在保護作物及土壤品質的考量下,愛護土地的農民鼓吹盡量使用不會破壞團粒結構的小型鬆土機。畢竟土壤的養成不易,擁有團粒結構的土壤可能需要兩到三年的時間養成,萬畝良田卻可以在一夕之間被完全破壞。



迴鄉 (12).JPG



理想的田地,應有著如大自然森林裡一般的富饒土壤。由於農田不比灌木叢生的森林,需借由人力模擬類似的生態空間。因此農民找來枯枝落葉及動物糞便,作為有機堆肥,吸引小昆蟲及微生物寄居於土壤,使土壤中的好菌及壞菌數量達成平衡,形成生生不息地自然循環,此即有機種植農民主張不噴灑農藥除蟲的「生態農法」。工具的發展是否絕對體現著人類社會的進步?在如今被人類汙染嚴重的生態環境其實並不盡然。至少在農業範疇,存在著另一派「自然農法」的聲音,主張「不使用農具」,或者「不耕」,這才是真的反璞歸真了呢。

在農民了解上述農法知識的內涵後,已然擁有「養土」的永續經營概念。現階段的耕耘皆是為了有朝一日的「不耕」作努力。一旦將田地的土壤徹底孕育健康,並創造足以令其生生不息的生態環境,它就能一直保持在肥沃富饒的狀態。在如此土質鬆軟、優良的情況下,自然也逐漸省去鬆土的作業,及相關工具的必要了。



農夫心 農具情

農耕機具的發展與使用,何以在變大之後,又回過頭來縮小,甚至「不用」?除了上述現有大型機具所面臨的種種客觀侷限,其實也出自一份農民對環境、及對生命的愛。對於每天和土地朝夕相處的農民來說,土壤之中的小昆蟲與微生物是他們的友伴,所以要選擇小型機具才不致於傷害它們。也因為如此,即使是格外需要氣力的農務,處理時卻相當溫柔、毫不莽撞,從事粗活也很優雅。

苗栗一位農民昱文形容,種田本身其實是件相當枯燥的事。拿育苗來說,要一直重複相同的動作,將作物的幼苗放進土丘裡,過程中很容易思緒萬千,一整排苗塚也隨之埋的歪七扭八。但是當自己逐漸能夠專注以後,開始把心思放在每個當下的細節與步驟中,祝福作物健康生長、使吃到的人感到滿足。每種下一株苗,都像把一份心意同時埋進土丘。在此狀態下,作物自然而然種的相當筆直。



迴鄉 (15).JPG



工具始於人心

雖然說工具始於人心,但自古人性本善、本惡有別。工具與「武器」也僅一線之隔。倘若人心繼續趨向利益,那麼農業依然會往大型機具,及慣行耕種方向發展,終將使土壤破壞殆盡。就像如今美國已有大量田地因此再也種不出作物,必須向巴西、印尼等擁有熱帶雨林的國家收購土地。將林地樹木燒光,再大面積種植玉米、馬鈴薯等經濟作物。農業變成現代許多熱帶雨林問題的罪魁禍首。

反之假使人更加珍愛生命及環境,小型機具或不耕即可望成為趨勢,造就永續發展的環境。有人說,第三次世界大戰將是糧食的戰爭。然而無論是自然或生態農法,其產量要供給人類生存皆綽綽有餘。真正造成糧食短缺的原因是:浪費。

對於非農業工作者,該如何對環境及人類的自身健康進一份心?企業認養即是一個很好的方式。此外,企業、學校可將供餐換成有機飲食。一般民眾則可以在平日的飲食當中落實有機概念。消費絕對能夠影響市場。在購買有機食品時,要注意明辨其是真有機的「裸地種植」,還是仍對人體有害的假有機─「溫室、網室」種植。近年吹起有機風,人們對農業不了解,很容易看到「有機」就買單。因此陸續有農民邀請民眾親臨農場,「眼見為憑」之餘,也聽他們分享正確的飲食與保育觀念。靠著親自操作農具、體驗農耕,拉近人人與農業的距離。

農具今後的使用,對環境保育來說,是工具、還是武器,每個人都有影響力。值得一提的是,育完苗準備要在田中灑稻殼,替土壤保濕時,若正好有風,農夫們會順著風勢,藉風將稻殼吹送到田中各個角落,均勻密布,恍若一張金黃色的大地毯。彼時彼刻,風,就是他們的農具。昱文說,每每看著稻殼在空中飛舞,真的感覺自己就跟大自然在一起。

當農民是懷著如此敬天愛地的心境務農,看待土地的眼光就不同了,自然不會希望有龐然大物般的大型機具,魯莽地碾過任何一畝田。此種情感跟基於害怕種植方式不當導致糧食問題,而選擇使用無害於土壤機具的出發點是不一樣的。因為天天接觸餵養我們的食糧,及大地中無數的生命,農夫也更加懂得愛物惜福,對於幫助自己省力,及營造永續環境的農具,總是心懷感恩。就連割草的鐮刀,也要等到上面的小鋸齒,像老人家掉光牙齒的嘴,通通被磨平了,才捨得丟棄。



你可能也喜歡

最受歡迎商品、體驗報乎你知

焦點人物:非典型文物修復師 蔡舜任

焦點人物:非典型文物修復師 蔡舜任

焦點人物:非典型文物修復師 蔡舜任
狂熱的紳士,台灣唯一融合管樂的SKA樂團 - SKARAOKE司卡拉OK大樂隊

狂熱的紳士,台灣唯一融合管樂的SKA樂團 - SKARAOKE司卡拉OK大樂隊

狂熱的紳士,台灣唯一融合管樂的SKA樂團 - SK...
〖no.27主題企劃〗餐桌上的陽光滋味——海洋與陽光交織而成的黃金滋味 ╳ 口湖

〖no.27主題企劃〗餐桌上的陽光滋味——海洋與陽光交織而成的黃金滋味 ╳ 口湖

〖no.27主題企劃〗餐桌上的陽光滋味——海洋與陽...

謝謝你的訂閱
THANK YOU

用文化創意為三峽注入活力,
用行動改變家鄉孩子的生命!

感謝你
THANK YOU

謝謝你的耐心填寫,
我們將會盡速處理並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