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地共學團的主軸是帶領滿懷願景的回鄉青年,真正進入創生現場,讓地方上創業相對成熟的地方夥伴引路,從團隊核心、經營角度、成本收益評估等面向具體討論,相似的背景與類似的處境互相研討彼此當下的困境,從而帶出更深刻的思考,共同追求更全面的解決之道。
2021的移地共學團活動分為兩場,一場是進入苗栗-蘆竹湳古厝與藺子,進行傳統文化與傳統工藝的轉型,同時討論如何與消費者溝通商品價值;第二場則前往宜蘭,拜訪牛頭司與慢島生活,談論如何將人帶回農村,將都市的服務業帶回農村,交換彼此的城鄉視野。
「田裡生長出來的農村服務業」
「牛頭司」以一條耕牛的繩子,系起兩代人的溝通與交流,更以新的方式將牛耕文化傳承。
早年人們不食牛,是因為水牛是下田的好夥伴;在時代轉型下,牛頭司的牛兒們變成拍攝電視劇、上節目、與推行食農教育的「牛明星」。
勁凱與志同道合的夥伴,租下宜蘭一處農地進行實際的耕牛體驗,在假日時與水牛合作翻土地、坐在田梗旁享用點心的過程中,由耕牛發展到農村生活,建立新的商業模式,將小議題放大,也促進社會大眾參與;同時也在平日領著牛兒前進學校,讓我們的孩子能以更具體的模樣,打造更有溫度的集體記憶與陪伴。分眾服務的設計,也讓導覽更精準與具有靈活性。
「回鄉的人,是把都市的服務帶回去。」慢島生活的青松大哥,笑稱自己是在宜蘭的深溝「高調務農」,讓嚮往農耕生活的都市人來到宜蘭,提供田與技術,教他們種出自己的米,漸漸地集結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而這群人,則在這個地方遍地開花,長出自己的生活模式:「一簞食」是以當季的蔬果、維持生態豐富的多樣性,讓所有的事情背後都考量到「人」與「環境」;「倆佰甲」則降低務農門檻,讓倆佰甲變成水稻班,吸引更多人來到深溝;「耕善緣」嚴選小農產品,以維持台灣安全的高品質農業為初衷。
這群人,依靠自己的特質與興趣、專長,將原本的務農生活,重新再譯,開創了許許多多的在宜蘭地品牌,這個概念與聚落特質,組合而成為「慢島生活」。
當日的共學夥伴也有位於三峽合習聚落,不只販售皮革工藝品也開設皮革課程的「河狸與土狗」;熱情的三峽返鄉青農「執樸茶舍」目前也正在三峽老街上開設了一間咖啡廳;台灣極東點的「曙。旅」扎根在馬崗以導覽與工作坊的形式將海女文化推廣給大眾;淡水線的「旅學堂」扎根於淡水,推廣淡水遊程與介紹文化,幾位具有相似背景與懷有理想熱忱的青年們,都是2021年移地共學團的夥伴。
在這次的活動最初,當甘樂與各地主團隊溝通時,就希望領路團隊是以「挫敗的案例或是團隊的困境」為切入點,帶領正在草創初期的青年團隊們,從他人的經驗與錯誤中學習;同時也以邀約報名的方式,為對此議題與主題有興趣與熱忱之回鄉創業青年,打造更精實的對談內容,移地共學團主旨不只想聽見漂亮舒坦的成果,而是希望能讓各地方青年知道創業路上雖然荊棘遍佈,但我們並非單打獨鬥!
最後指導單位與主辦單位
指導單位: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主辦單位:甘樂文創志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