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求學階段都串繡在制服上代表著我們的數字,一個新環境、一袋新衣服,提著滿滿的期待到繡學號的店排隊,看著裁縫機一針一線下移動的白襯衫,沒有草稿卻能精準的把字繡在衣服上,或許我們連執筆都沒有寫得如此端正。但隨著少子化、以及近四、五年之間電腦繡字機器,機器隨著廠商進入校園、同行購買機器的競爭下,林富綢寧願縮小營業規模、依然給顧客買制服免費繡字的服務,也不進電繡機器,堅持手工繡字。
從四十年前開始學習,將字蓋印章在衣服上一筆一筆的練習,到現在流利的筆劃,經營此店的最全盛時期曾有過好幾天不眠不休的趕工,只為了趕上學生的開學季,也牢記各間學校繁複的規定。隨著物資、繡線等的成本調漲,繡字從5元、7元一直到現在的10元,靠著小小的利潤生活,還是願意給學生折扣,不管將來傳統是否被取代,這都會是每個學生中一段很溫柔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