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到城市的喧鬧
位於金山區天后宮旁的三和國小,沒有車水馬龍的煙硝聲,只有小朋友的嬉笑聲和操場上老師的哨子聲,和李老師就約在這所迷你小學-三和國小,學校人數少資源也少,但校園裡的孩子歡笑聲一點也沒少過,很榮幸在李老師的引薦下見到了三和國小的楊校長,雖然沒機會多認識校長一些,但從校園環境及師生眼中可看出楊校長對三和國小的用心與眷戀。
寧靜中的書卷息
午後的校園裡,等待老師們用完餐,走廊上傳來小孩的嬉鬧聲,遠處看到一車一車的書籍,走近一看原來是新北市政府的行動資源圖書車,專為偏鄉地區的孩童設立的資源,小小的校園裡擠不下圖書館,卻有貼心的服務,此時此刻孩子們是心滿意足的,但這些資源是長久政策還是曇花一現?
孩子們眼中的大玩偶
現在的九年一貫教育裡規定,從國小一年級到六年級,每班一個禮拜都要有一節鄉土教學的課程,由於時代的隔閡,現在小朋友對於家鄉方言已不再那麼熟悉。
李老師通過2002年教育部舉辦的閩南語師資檢核,因而回到自己的故鄉-金山。來教閩南語課程,問老師是否也有在其他學校任教,老師開玩笑的說:「基本上教書的鐘點費不符合我的經濟原則啦,會回到金山來教書純粹是想回饋我的故鄉。」每個地區都會有不同的鄉音,在自己家鄉教閩南語,鄉音會讓當地的小孩磨合的比較快也學習得比較快。老師甚至還說:「我們這裡的孩子說不定台語說得比你們還要好呢!」
鐘聲響起,我們跟著李老師進到二年級的班級上課,班級人數很少,小朋友們看到客人卻顯得興奮,開始上課前,李老師卻像大孩子一樣表演了一段魔術給小朋友看,逗的小朋友哈哈大笑。小朋友接著開始搖頭晃腦用閩南語吟詩,此時眼前景象已不復在,曾幾何時我們也渡過這個時期,看著老師學生笑彎的眼,心中不由得感嘆,為何大城市的孩子資源豐沛卻一點也不快樂,偏遠地區的學校雖然資源略顯不足,但在快樂的環境下成長不是學生該享有的權利嗎?看孩子們都很喜歡上李老師的課,也許李老師這一生的成就感就在這些孩子身上了。
為小土地發聲
李老師用詩文來表達對故鄉的愛,用方言來教導孩子們對土地的憐香惜玉,金山的鄉土風情,各村的人文特色,在老師的詩文集裡都看得透徹,老師用文字將家鄉的文化記錄下來好傳達給後代子孫,讓他們長大後對自己的家鄉不再那麼陌生,而我們土生土長的這片土地它默默地守護著我們,老師則是代替土地,運用唱遊詩集的方式為這片小土地發聲。
後代子孫的幸福
李老師常在思考一個問題,我們能為後代子孫留下什麼?老師為了保存金山地區鄉土之美,進行實地踏查,觀察每個部落的生活習性,透過詩文的平仄音帶動金山行雲流水的感動。目前已出過八本書的李老師,只想將這些詩文集傳承下去,讓家鄉原本的風貌永留在金山孩子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