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鱟樂陶陶是一場屬於金門海島學校的陶藝創作展,藉由當地保育類動物三棘鱟與鯨豚的型態作為學習對象,以易塑型的媒材「陶土」做為主要創作材料,讓學生親手捏出自己的陶藝作品。
視覺設計擷取波光、漁網、海浪等元素展現了海洋意象,並將陶藝工具編排至層層堆疊的海浪中,直觀的呈現海洋與陶藝的關係在展覽中密不可分,大面積使用清爽的淺色調營造出太陽從海面升起,周遭環境顏色漸漸清晰的意象。
打開感官擁抱身邊的所見所聞,轉化成文字梳理成金門的海洋文學。
以書本作為概念發想,書衣上有著海島插畫,並在下方延伸出如稿紙般的線條,從直線到波浪比喻稿紙中書寫出具海洋意象的文章。
培訓漁業解說員讓在地居民對於漁業有所認同,以金門海島學校為中心持續深入地方推廣漁業文化。
解說員的培訓具專業與知識性,以灰色調展現出課程的專業度並以照片直接呈現課程主題。
博狀元是金門地區特色傳統活動,視覺設計結合海島學校的風格與博狀元插圖,以大海藍為主要色彩結合骰子、狀元帽、漁業、古宅等元素,期望讓博狀元這樣的傳統活動有新的視覺感受。
金風吹起,波動著有夕陽倒映的海面波光粼粼,以意象的方式呈現秋天的海島學校。
海島上的藝術家邀請「編織魚網」與「花磚彩繪」的老師,帶領學生體驗不同藝術媒材的創作與技法,因此將底圖設計花磚拼貼效果,以暈染質感代表彩繪意象,太陽中有漁網紋路呼應編織魚網課程,整體畫面是一座充滿藝術創作痕跡的海上島嶼。
12年一次的卯年海醮,是金門后湖社區傳統民俗活動,字體設計參考浯島城隍廟燈籠上矮胖的書寫字體,並繪製出在海岸邊進行祭典的道士與乩童,海浪中利用不同質感增加視覺的層次變化,金黃色的沙子呼應著祭祀期間紙錢上的金箔質感,以更有空間的設計構圖、現代感的設計質感呈現海醮走讀當代與傳統的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