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新旺為鶯歌人,因父母早逝,年輕時便獨立撐起整家人的生計。1940年承接家中陶瓷工廠事業,開始以生產「碗」為主要業務,燒製出經典的「丹青碗」、「陰陽碗」,銷路非常好,在社會上廣為流通,為許多老臺灣人的共同回憶。碗上的紋絡皆有其特殊意義:「鶴」代表長壽、「屏風」代表平安、「荔枝」代表多子多孫(立子)、「竹子」則代表節節高升。
陶瓷工廠後期多生產「瓷磚」為主要,更在第三代老闆許杊杰與第四代許世綱的努力下轉型為觀光工廠,成立新旺集瓷自有品牌,並設立許新旺陶瓷紀念博物館,以紀念許新旺先生的努力與貢獻,更嘗試將傳統丹青碗結合創新設計,延續丹青碗之美與其時代意義。
新旺集瓷
地址:新北市鶯歌區尖山埔路81號
電話:(02)2678-9571
官方網站:http://www.shuandws.com/
粉絲專頁:新旺.集瓷The Shu's Pottery/集瓷 Cocera
好糧食堂 來自土地與海洋的忠實原味
南澳,宜蘭的最南邊,不像宜蘭或著花東般背負著旅遊勝地之名,南澳仍舊保持著些許的神秘感,有如隔著薄紗的美麗畫作,等待著有緣人前來發掘,得以細細體會她的美麗與壯麗。在靜謐的南澳街上,好糧食堂隱身於當地尋常的平房住家中,默默的為對土地、食材、生活的信念與理想存在著。
半農半”X” 找到理想與現實的平衡點
一年多前毅然決然從臺北移居南澳的好糧食堂「堂主」葉品妤,原本在民間環境組織工作,嚮往與大自然親近之農耕生活,在ㄧ次的機會中參與了南澳自然田的插秧活動,從此愛上了南澳,也將長久以來想要轉換生活形態的想法化作了實際行動。順利在南澳找到落腳處的葉品妤,開始了半農半X的生活,「『半農半X』是一位日本作家(塩見直紀)所提出的生活形態,提倡一邊從事農耕、也一邊維持著與自身所長相關的工作,是一種兼顧理想與現實的生活方式。」葉品妤微笑著說。2013年7月,好糧食堂正式開張,對於葉品妤來說,「半農半X」更是她實踐信念的生活態度與方式。
捧著自己種出來的作物,心中是對土地滿滿的感激。
走幾部路就是滿滿人情味的小菜攤,缺什麼食材到這邊找就對了。
南澳朝陽漁港,每天早上和下午各一次的進港時間,總是擠滿前來買魚的人。
友善土地 吃出在地食材的原味
跟著葉品妤來到菜園,裡頭種滿了各種作物、香料、花卉,平時「自耕自食」的葉品妤,採用順應自然的耕作方式,葉品妤選擇用最友善的方式對待土地,同時也用友善的方式對待自己的身體。葉品妤說:「我的生活習慣、耕作態度以及食材的選用,都是在實踐自身對於土地的理念與價值觀。」
除了自己耕作的作物及有機稻米,好糧食堂也選用南澳在地食材,「南澳人買魚都直接到漁港買,漁船每天會到外海的定置漁網捕撈漁貨回來,新鮮又便宜,所以都要用搶的。」葉品妤展示著昨天「搶」到的馬加魚,一邊準備著待會即將上桌的新鮮食材,好糧食堂沒有既定的菜單,所有的料理隨著當日擁有的新鮮食材而定。馬告煎魚、越南春捲、新鮮時蔬、剝皮辣椒雞湯、地瓜米布丁,葉品妤堅持用最少的調味帶出食材最原始的味道,手中捧著用古早的丹青碗盛裝著的好糧食堂臺灣白米飯,米香隨著熱氣散發開來,這一餐吃起來格外的輕鬆,不止少了身體上的負擔,好糧食堂也給人有「回家吃飯」的親切感。
彙集能量 傳遞信念的在地食堂
除了農忙與食堂的營業,葉品妤平日也積極參與社區公共事務,與當地牧師、在地居民串聯,希望能夠藉由議題的關注與參與,傳達當地居民的聲音、為關懷土地的理念做努力。對於食堂的未來角色,葉品妤希望能藉由用餐時與客人的互動,傳遞友善土地、友善耕作的態度,並喚起大眾對食材的關注、對食物來源的重視,更舉辦活動與來自各地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合作;同時食堂也扮演著當地社區訊息彙集與傳遞的平台,葉品妤期望好糧食堂成為一個彙集能量,並且傳遞信念的在地食堂。
好糧食堂
地址:宜蘭縣蘇澳鎮南澳路13-1號
電話:0919-117-273
粉絲專頁:南澳好糧食堂 Good Eats Cafe
立即前往購買No.28甘樂誌:
https://thecan.91app.com/SalePage/Index/5343290?cid=284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