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如戲,戲院人生
熱愛自己故鄉大林的江明赫,現為職業軍人,假日則是回歸自己的家鄉大林,從坐落在大林的萬國戲院經營起,希冀能夠將這個充滿人文、歷史和美麗的地方讓更多人看見。江明赫口中的大林,就像是個擁有很多很多才能,有著自己的故事和豐富內涵的一個藝術家。只可惜,現在卻鮮少有人能夠看見大林的這番面貌,因此他想透過自己的推動,將大林介紹出去,讓大林的鄉親能夠打從心裡的喜歡自己的家鄉,並且還能夠以生在大林為榮。
說起戲院的故事,江明赫總是滔滔不絕。他說,小時候學校裡的校外教學,就是老師帶著一大群的學生,徒步走了一個多小時去看戲院看戲。而他的電影初體驗,時逢當時臺美斷交,政府為挽救民心士氣,開始拍了一些政令電影,像是國父傳、報告班長等等,他所接觸到的就是這個時期的電影,也讓他覺得當兵很好玩,也對於軍人的生活產生嚮往,之後便當了職業軍人,這也讓他和萬國戲院結下了不解之緣。再加上他的兒子也上了小學,於是就帶著兒子一起做,希望可以讓兒子更了解大林,而這對兒子而言也是種學習,更希望他能夠接續著自己的理想,持續的為大林付出。
自己的大林,自己愛
從前萬國戲院矗立在一片柚子園和一條排水溝旁,爾後隨著戲院的繁榮興盛,排水溝被填平,蓋起了一棟又一棟的房屋,站在戲院旁二樓的小空地,江明赫指著樓下的馬路和房屋說到,這裡以前很熱鬧,是個人來人往的街道,商家也都開在這個地方,戲院旁往往都是人潮和生意集散地。
當時江明赫找到萬國戲院這個地方時,萬國戲院因為承租的關係,被人用來經營KTV,因此舊戲院的裝潢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間又一間的隔間,戲院外面的舊售票亭也被拆除殆盡,唯一被留下的只剩萬國戲院的立面。
於是,江明赫找來了鎮公所的人員以及自己認識的建築師,一起來想辦法做戲院修復的工作,但是所有人都告訴他這是不可能的任務,沒人能夠給予他建議。但他仍舊不願放棄,只能自己寫計劃案,做經費的安排,向政府申請的三百五十萬的經費。
為數不多的經費,讓他將萬國戲院慢慢恢復往日的風貌,萬國戲院重新開幕當天,點亮高掛的霓虹燈,象徵著往日榮光再現的希望,也代表著大林將走出歷史的塵埃,重現昔日的繁華,並登上一個屬於自己的舞台。
江明赫,幾乎每個禮拜都會從臺北回到大林,定期的舉辦各項活動,像是邀請導演,辦理講座等等,有時候就在萬國戲院播放電影,有時候就配合大林鎮公所舉辦活動。他說,人多時,會有四五十名的鄉親共襄盛舉;人少時就只有他跟他兒子兩個人。即便如此,江明赫對於他所投入的這些事情,仍舊沒有一絲一毫的氣餒,他堅信,這些文化,這些有價值的東西,只要去做,持續的去做,一定會有開花結果的一天,就好像追女朋友一樣,如果沒有行動,如果不努力去經營,怎麼可能有好的結果,那是急不得的。
理想的里程碑─老戲院聯盟
對於老戲院的未來,江明赫有很多的想法,想要集結全臺各地的老戲院,組成「老戲院聯盟」,將傳統的歌仔戲、布袋戲、皮影戲的戲劇成新搬上舞台,並且可以做巡迴演出,而非商業性的院線電影也能夠循此模式播放,讓大眾可以有更多機會欣賞的更多元的電影。而之後也希望能夠與國家電影資料館做合作,以分館的行式播放電影。另外,也希望萬國戲院能夠成為大林人的一個平台,一個屬於所有人的場域,在這裡可以舉辦各項活動,像是劇團表演、音樂表演、各項展演空間,希冀能夠提升大林這個地方的生活美學,使大林變得更別具風味。
立即前往購買No.26甘樂誌:
https://thecan.91app.com/SalePage/Index/5352442?cid=284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