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精神製竹筷 / 保青博士 林群涵

工藝精神製竹筷 / 保青博士 林群涵

一抹討喜的青綠色澤吸睛,觸摸時則有溫潤質樸的自然感受,竹博士工藝家林群涵的作品「保青竹節筷」是食器,也是一件饒富趣味的工藝品,讓人一拿起,就禁不住端詳、把玩起來。

「做一雙保青竹節筷至少需要十幾道手工程序,包括定寬、裁切、高溫塑型、保青、噴砂、導角、拋光、噴漆、上油等,但只要保存得當,我做的竹筷子不但環保,而且沒有食安疑慮,可以使用一輩子喔。」


01.JPG


身兼學者、竹藝家、企業家三重身份,林群涵投身竹產業迄今25年,從生產、材料加工、市場規劃、商品設計一手包辦,還將看似簡易的生活器具製作注入工藝魂,談起緣由,他靦腆地笑說,「就是對竹子的熱情吧!將竹材當生命看待,不計較付出的時間成本。」

臺灣竹業在1980年代中期以前最為興盛,早期還有數萬人口從事竹藝加工業,但生於1962年的林群涵投入產業時,恰好與全盛時期擦身而過。


02.jpg


原是宜蘭五結鄉農家子弟,林群涵年少時在宜蘭農工、嘉義農專都就讀森林科,不間斷地進修至國立中興大學森林研究所,在求學期間發現雖然臺灣竹資源豐富,但相關研究卻稀少,憑著一股傻勁,一頭鑽進研究竹材應用科學的領域,迄今獲得多項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其中最為人稱道的即是利用科學方法將竹材表面的葉綠素做變化,除保留竹皮特有的青綠色澤,也解決了以往竹業者使用禁藥保色的問題,因此獲得「保青博士」、「竹博士」等稱號。

形容自己屬「埋頭苦幹型」,林群涵1989年自研究所畢業投入職場,但一年後深感不適應當時職場文化,看好自己擁有將竹材多元再造並商業量產的技術,遂不顧當時臺灣竹產業大環境已沒落,以及父母殷切期盼兒子回鄉伴老等現實難題,毅然決然地移居到擁有豐富竹林資源的南投縣,除平日不懈穿梭於各地竹林間尋材,同時在草屯成立竹藝工作室。


03.jpg

竹製加工業缺乏人力,且多為基層高齡勞工。


憑著對竹材應用的專業知識及熱情,林群涵創業後曾一度沈浸於竹工藝創作,獲獎無數,但他謙虛笑稱自己創作沒有受過藝術訓練,也沒有設計思考,純粹只是想展現臺灣竹之美、發揮竹材特性,因此多注重小細節,如纖維的呈現方式等,希望能表現竹的各種自然樣貌及創作可能性,其中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他曾應不同單位邀請,以竹管創作各六米、五米及二米高的101大樓,在多處展出;因此他所開發量產的各式竹材生活器具,如食具、茶具、花器、文具、家具等,都可見工藝創作的精神隱含其中。

「竹子是世界各地認同最環保的器具材料,值得推廣應用。」林群涵認為,雖然臺灣目前的竹產業確已衰退,但這幾年隨著食安風暴衝擊及工藝價值抬頭,竹藝生活用品,特別是竹製食具,已漸漸受到消費者青睞,也為產業帶來一線生機。林群涵指出,竹材的生長和木材不同,一般木材需要生長30年以上才有足夠的材積可做運用,但竹子只要三年成熟後就會長成固定材積,大小只會依孟宗竹、桂竹、巨竹等不同品種而有所不同,因此竹林最快三至四年即可更新,和木材比較,採伐竹材對環境十分友善,也不會破壞林地。

只是現在臺灣,像他一樣擁有專門竹材加工技術的生產工廠屈指可數,較多微型工坊,而一般委託代工的客戶對於竹材的認識比較淺薄,因此他近年也逐漸減少工藝創作,多專注於客製化商品代工,和不同新銳設計師合作,協助他們克服技術困難,將許多創意商品化,但目前竹製品的成本仍較木製品高出許多。


04.jpg

將工藝精神注入竹藝製作,右圖「竹蟬茶則」更榮獲優良工藝品獎。


林群涵也指出未來竹產業復興的隱憂。

首先,竹農凋零,本土竹料日漸減少。雖然臺灣孟宗竹、桂竹品質優異,但竹農高齡化,沒有第二代投入,竹製品原料勢必減少,對產業有一定的衝擊。林群涵無奈地說,其實竹藝加工業也面臨人才荒。以他自己經營的工廠為例,因人力難尋,常有訂單來卻接不下的窘境。現僅有二位年紀較長的阿姨協助做一些如拋光、導角等機械式的工作,而一位在地年青人,則是他申請勞動部「名師高徒」計畫專案招募來的,跟著學些基礎專業技術,希望能長久堅持下去,數年後若學成再輔導獨立創業。

林群涵說,目前他也在中部多所大專院校兼任授課,但這行培養技術人才不易,有些商品生產需經驗累積後才能處理特殊彎度,年輕人要有耐性、細心、肯吃苦,還有對竹材應用的熱情,不和他人比較所付出的時間心力及物質回報,才能有機會成功、變專家。現在很多竹藝推廣教育著重走品牌行銷,但問題的根本在於,若沒有人扎實地從基礎做起,最基本的物件還是沒人做。


05.jpg


不輕看微小的,林群涵其實有一個「推廣竹筷」夢。

以「環保」為理念,林群涵曾嘗試向餐廳推廣使用「一次性天然竹筷」,竹子從產地砍伐後,只在當地進行少許加工即直送餐廳,既省錢、美觀又環保,抛棄後可學習日本,回收再加工成竹炭,轉換功能為濾心、除臭;只是這樣的竹筷需冷藏保鮮,使用效期只有一週左右,還需要預估使用數量,最後沒有成功。

現在林群涵轉向推廣工藝竹筷,教育消費者欣賞其設計巧思、獨特造型。像他所製作的「保青竹節筷」,以保青處理保存竹皮天然原色,留下竹節造型,再用天然生漆塗裝,食用端則以橄欖油保護,不做防腐,所以筷子是活的,除了食安無虞,還可如把玩玉石一般地「養」器物,愈用材質愈溫潤,顏色也會慢慢產生變化,但重點是竹器要常用,無用時一定要保持乾燥,就可用一輩子。




竹采藝品有限公司

電話:0912-355866

官方網站:http://www.bbc-bamboo.com




立即前往購買No.28甘樂誌:

https://thecan.91app.com/SalePage/Index/5343290?cid=284966


你可能也喜歡

最受歡迎商品、體驗報乎你知

熱情不滅打出人情味 - 振利工具店

熱情不滅打出人情味 - 振利工具店

在台南市中西路上,有一間小小的工具店,器具皆以人工...
煮豆成金的深夜工廠 - 桃園翔美利豆腐

煮豆成金的深夜工廠 - 桃園翔美利豆腐

煮豆成金的深夜工廠 - 桃園翔美利豆腐
[石門] 東春華理髮廳:ㄧ步之外,即為異鄉

[石門] 東春華理髮廳:ㄧ步之外,即為異鄉

[石門] 東春華理髮廳:ㄧ步之外,即為異鄉

謝謝你的訂閱
THANK YOU

用文化創意為三峽注入活力,
用行動改變家鄉孩子的生命!

感謝你
THANK YOU

謝謝你的耐心填寫,
我們將會盡速處理並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