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自我,接受生命的獨特禮物
自小便生長在包容性滿分的家庭,因為基因表徵特殊的顏妤安,其實是在就讀幼稚園時,從別人的反應才明白自己的與眾不同。而對她來說,母親是一路走來支持她最大的力量。「就算你在夢中是黑髮黃皮膚,夢醒後也要記得自己的樣子。」母親並非以保護的角度陪她成長,而是伴隨著顏妤安去克服,去做人生的更種冒險與嘗試,無形中也將這樣的堅毅傳承予她。而口齒伶俐、熱心助人的特質,也讓她一步一步,成為自己兒時夢想的老師。
「我們確實因為我們的部分缺陷,比別人多了很多人生功課。」在就讀彰師大時,也是顏妤安一路走來最艱苦的時候,但賀孝銘教授的一席話也讓顏妤安對於自己的人生有了更加堅定的力量,更影響了日後顏妤安選擇去台灣各地分享生命歷程的道路。研究所的郭麗安老師也讓她更清晰的覺察自己的處境,檢視自我生命的的意義。
「我相信,只要有更多人像老師如此地相信與陪伴,這些少數族群的朋友們就能夠更勇敢地去面對挑戰。」顏妤安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性,都會有屬於自己最適合的舞台和適合自己的狀態。
翻轉自己,也翻轉社會
談到自己奮鬥的過程,顏妤安察覺自己最大的敵人不是自己不夠努力,而是社會整體價值觀造成的壓力。
「月亮的孩子並非真正畏懼太陽!」顏妤安表示,社會的價值觀其實是剝奪了少數族群自由的最大殺手。也讓她發現,如果無法翻轉社會對弱勢的定義,只會讓更多人被剝奪他們生命中的機會。這也是讓顏妤安想要改變的契機,從原本單一的從事教職,到走進人群做演講,傳達平等與尊重的概念。
「一個簡單的旋轉梯,對某些族群也可能是一個很大的壓力。」顏妤安從自身的經驗去體會,這個環境不夠友善與公平,才是造成身心障礙與一般人差距越拉越大的其中一個原因。身心障礙的侷限,往往不是因為自我造成的,而是在外遭遇了比一般人更多的阻礙,是社會價值觀無形地排除了這些身心障礙者的可能性。
改變,展開行動
經歷了許多艱辛的人生挑戰,顏妤安找到了未來的施力點,也找到了必須去努力的方向。
「所謂的平等,是代表每個人達成某件事時,都能夠有一樣的機會,這才是檢視社會平等的方式。」他認為人如果能有同理心,站在少數族群的角度去看待,才能注意到彼此的差異。對於社會能夠更平等、反歧視、去汙名,顏妤安也希望能夠更清晰地讓大家理解少數族群的處境。也計畫未來在「差異主流化」做努力,去照顧不同差異的人的需求,讓他們有更多平等的機會能夠參與社會上的大小事。顏妤安自己也很明白,人類的價值觀是最難改變的東西。但是,面對多數聽者的主流位置,她能說出偏見與歧視的經驗,並且獲得認同,也激勵自我與系統對話並彰顯少數與非主流的價值。她相信,對於社會上的少數族群,只要有更多人學會「愛、包容、與相信」,適時地協助與幫忙,他們也能做得很好,也會活出自己的生命的價值。
|ABOUT 白化症小知識|
白化症是一種先天性遺傳疾病,二十世紀初,科學家才真正的定義白化症的成因是一種「黑色素生成過程有缺陷的先天性代謝異常」。主要是缺乏一種有助酚性化合物氧化成黑色素的一種氧化酵素-酥胺酸(酶),所以無法製造出黑色素,然而此時黑素細胞的數目仍是正常的。由於黑色素的缺乏,這些患者的頭髮及皮膚均成白色。某些白化症所呈現的症狀是皮膚及頭髮部份缺乏色素,這類白化病稱為局部白化病。由於缺乏黑色素的緣故,眼睛的虹膜呈紅色。此外,白化病的患者對光線較一般人更為敏感,患者的皮膚很容易被陽光灼傷而產生皮膚癌;且其多半有畏光、視力差的現象,因此白化症者常被稱作「月亮的孩子」,但是,除了視力差與皮膚易曬傷,大多數的白化症者的智力與身體機能完全正常,他們的獨特性更需要被了解、支持與包容。雖然目前並沒有有效的療法,但是科技的發達、積極的關心與照顧,配合適當的視力矯治、特殊教育、福利政策的保障,他們也能有更多人生的選擇。而改變對於少數族群的社會價值觀,除了能讓我們學習如何與少數族群相處,更能減少社會上對於弱勢族群的阻礙,讓白化症者與一般人皆有平等的機會在社會上立足,發輝自己的所長,活得快樂而有尊嚴。
立即前往購買No.27甘樂誌:
https://thecan.91app.com/SalePage/Index/5343301?cid=284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