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早,乘坐台北—基隆的通勤客運,恍惚淺睡小時餘後來到了目的地,在萬里直通通的瑪鋉路上沿街許多臨時攤販,一張張花色的帆布攤開勉強能蹲坐上一個人並擺幾樣商品的大小,或有賣菜的就地將裝滿竹筍的茄芷袋擱地上,裡頭的筍子都還滾著一層泥巴,插立咖啡色的瓦愣紙板用油性筆草率地寫上數目便做起生意來,沿街的叫賣聲此起彼落、好不熱鬧。
點兵點將,點套好味嚐
順著瑪鋉路步行,抬頭看見塊藍色招牌「萬里豆漿伯店」十分有份量地豎立,如果就當作尋常早餐店晃眼而過,那便錯失此地除了萬里蟹之外的一大口福。目前是由童老闆伴著妻子與數名員工經營著,從外頭看去店舖開放而寬敞,左側為油燙的鐵板煎和製作各式熱食的工作台,剩餘的大半空間則是座位。我們到達已過了早餐時段的十點,雖不至於座無虛席,仍見客人接連而來不間斷。牆上懸掛著長列的壓克力板們宣告著品項和價錢,小兵似站立地筆直等著客人點選,這兒和ㄧ般的豆漿店不太一樣,有幾個少見的選項:筍子和芋頭煎包,瞄了眼隔壁桌上一個筍子模樣的煎包,讓人一見就想嘗鮮。
從開店到打烊的客人絡繹,儘管鍋台煎、煮、蒸、炸盡是熱燥油膩,她們一貫是親切招呼絕不怠慢。
不怕人呷,怕人呷冇飽
老闆娘忙著招呼客人的空檔我們見縫問話,民國六十年開店至今四十餘載,她繼承了父親的獨門手藝繼續傳香,目前總共有五位幫手,好讓豆漿伯店每日早晨的一陣忙碌不至於人仰馬翻。萬里鬧區其實也並非僅有這家早餐店,問老闆娘何以能牢牢的抓住大家的胃口,她洪亮的嗓音卻不好意思地說:「大家不嫌棄,那就要繼續讓大家早餐吃得飽飽啊!」這會兒,一位太太上前點了四個紫米飯糰,看見我們在採訪就極為熱情的告訴我們,這趟是她今天的第二回了,因為飯糰料扎實又划算,中餐吃也很合適,這裡的價錢在台北可能只買得到半個呢!老闆娘也附和著:「這裡什麼好料也沒有,就是呷粗飽啦!」豪爽大氣的經營之道,在現在商人泰半追逐蠅頭小利的社會中更加難能可貴。
工作台的另一側隨時鋪裹層麵粉,還有幾個分別裝了蔥花、筍絲、絞肉的塑膠籃,待台上的煎包不夠了,就立刻由一位快手阿姨動作流利地現包現作補上,一邊還能輕快愉悅地招呼來往客人。嫁到基隆後輾轉到附近的萬里討生活數年了,雖說是新住民,但國台語卻絲毫不馬虎,叫人難相信是數年的歲月,就能讓完全不會的語言琅琅上口,除了折服她極好的適應能力,更加敬佩的是她樂在工作的精神。
早點項目隨意任選幾樣,絕對飽足之外更是一個銅板之內的超值價錢。
人只有兩隻手,多做不能,少做不得
坊間中式早餐總能見餐台上琳琅滿目的選擇,但任選其一,仔細嚐味則應證了小店之經營:「貴在精,不在多。」老闆娘說比起上一代自己又貪心加了幾樣來賣,人只有兩隻手,再多也沒辦法了,因此她選擇繼續堅守原味,也守護這塊老招牌。萬里豆漿伯店從清晨五點營業至近中午,不同於都市連宵夜時段也供應,更符合這裡的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規律生活,供給萬里人每日之初最樸實的精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