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深覺得,一輩子能有一份執著化為專業,是件相當令人欽佩的事,25歲的許哲寧便是如此,短短兩個小時的訪談當中,透過他,我們認識了英國的<Monocle>、美國的<VICE NEWS>、香港的<100毛>、日本的<PERMANENT>等等,幾乎賞盡了國內外雜誌的繽紛。 「我從高中開始看雜誌,那時候想做設計,看<PPAPER>,也看<PPAPER BUSINESS>。」
許哲寧在<PPAPER BUSINESS>看到一篇AVADA創辦人朱平的專欄,談到年輕人應該要學好外文來了解世界,閱讀<Monocle>便是他建議的學習管道,於是這本囊括全球性議題和文化的雜誌成為許哲寧心中第一名雜誌。 「當時我第一本看的<Monocle>是41期,裡頭剛好有台灣別冊,我這才發現台灣有很多我不知道的事,以前覺得自己英文很好,看了<Monocle>才知道自己英文不夠好。」許哲寧除了看見自己的不足,還透過一本國外的雜誌開認識台灣的窗。
<Monocle>透過ABCDE的分類,聊全球事件、談商業、也觸及文化和設計。「有一期他談到如果南北韓合併的話,產值有多少,是否會超越中國?還用插畫來表示。」光聽許哲寧眉飛色舞的描述,就覺得趣味盎然,嚴肅的國際政治議題,<Monocle>可以用這麼輕鬆的角度和呈現方式,給予讀者看世界的不同視角。
「<100毛>是香港30歲以下的年輕人在看的,裡頭都用港式語言,可以發 現他們的在地意識崛起,占中事件的時候,裡頭有一篇完全旅遊手冊,教你要用什麼裝束才不會被認為是來遊行抗議的,有點反諷。」
「<VICE NEWS>是美國年輕人在看的新聞性雜誌,可以在地鐵站免費索 取,題材都很大膽特別,有一期就介紹美國監獄已經住不下的狀況,它旗下有個美食網站還曾經介紹過台灣的喪事辦桌。」
「<鶴與龜>是日本長野縣的地方誌,介紹當地的老人家,那邊的老人本來不看雜誌的,因為這本雜誌,他們開始看雜誌,而且從刊物的照片上得知原來那個人還活著,聯絡了人與人。」 如數家珍聊著案上成落的雜誌,許哲寧說,台灣和國外的獨立雜誌最大不同點就是沒有分眾,國外的雜誌有依年齡層區分屬性,像是他提及的<100毛><VICE NEWS>是屬於年輕世代,<鶴與龜>則是呈現鄉村的樂齡生活,除此之外,閱讀在歐洲是生活,即便是獨立雜誌也可以找到大品牌的廣告在裡頭,而台灣,獨立雜誌很多都是政府專案支持,是否能夠延續就未必了。
「如果在20年前,我應該沒有機會創刊。」1945年之後的戰後和黨外時期,台灣的雜誌數量時有消長,直到1987年解嚴之後蓬勃發展,2002年甚至有8千多種雜誌,但過了兩年卻瞬間砍半,這一年也是<蘑菇手帖>創刊的那一年,當財力雄厚的雜誌出版商陷入低迷的時候,資金獨立、題材自由的獨立刊物便有了啼聲的機會。「到了2012年有所謂小雜誌的逆襲,幾本雜誌聯合創刊,<練習>、音樂雜誌<gigs>、<短篇小說>和<小日子>。」詹偉雄、黃威融、黃俊隆等幾位在雜誌界耕耘多年的先進,當時決定不追求多元、不討好大眾,改從小我出發,可惜當初的熱血沸騰如今只剩下<小日子>在運轉。
「現在沒有人在讀書了。」「網路的文章和紙本不一樣的是,可能看一看之後就不知道在哪個角落失效了。」在資訊得以快速取得的數位時代,許哲寧雖然對大眾閱讀習慣的養成感到悲觀,卻深信紙本媒體的發行量就算一路探底,也可以在某個低點持平;即便他很早就使用ipad來閱讀國外的電子雜誌,但他一定會購買每一期的<Monocle>,在他身上,我們發現紙本與電子媒體其實可以同時存在。「很多排版layout是無法在螢幕上呈現的,像是年表,還有,如果要呈現在黑色布幕前的黑狗,電子影像可能會無法區別,但是平面媒體就可以透過紙張的材質和成色表現出來。」是啊,就算亞馬遜研發了電子閱讀器KINDLE標榜可以在陽光下閱讀,也無法取代紙質的觸感,就像當許哲寧拿出日本專業印刷雜誌<設計的抽屜>時,光是觸摸封面就令人驚艷,享受各式紙材滑過指腹的感覺。
「<Monocle>的總編輯曾經說過,紙本還沒要死,是自己做的不好才不會有人去買。」許哲寧說<Monocle>在2007年創刊以來,始終堅持發行紙本,最近才開始調查<Monocle>的讀者對電子刊物的接受度。
許哲寧覺得自己是很綜藝的人,看家庭生活風格雜誌,也看美食誌、新聞評論,甚至專業的印刷雜誌他也涉略,雜誌促成他的雜學,在input多面向的養分之後,他output了性質迥異的三本獨立雜誌,目前致力的<藍寶石>是他定居高雄之後,希望做出讓30歲以下的年輕人願意看的新聞,更長遠的期望是集結各地方人士共同書寫被忽略的地方議題。因為希望成為某部分人聲音的存在,所以許哲寧一直走在這條路上,對於其他有興趣辦雜誌的人他這麼說:「必須先了解出版流程,才不會吃閉門羹,尤其是通路,喜歡的話可以做ZINE,現在很多人做ZINE做得很棒。」輕薄的ZINE相較於獨立雜誌比較沒有資金和人力的壓力,也可以呈現手工的獨特性。
身為一個雜誌狂熱份子,許哲寧創了<雜誌上癮俱樂部>,透過粉絲專頁分享許多雜誌的相關訊息,持續在台北、台中、台南、高雄等城市辦讀書會,希望讓編輯和讀者在同一張桌子上討論事情,相信只要有越來越多像他一樣的人,紙張乘載的故事和觀點便不會消逝。
立即前往購買No.32甘樂誌:
https://thecan.91app.com/SalePage/Index/5343019?cid=284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