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姿態

臺灣最北茶鄉 醞釀獨特濃甘茶氣 / 陳正萬

臺灣最北茶鄉 醞釀獨特濃甘茶氣 / 陳正萬

每次來到北海岸,開慣了總是有著海波堤岸的公路,自然也對窗外的海景感到了無新意,霎時,閃過一個念頭,於是將車彎進沒有太多指標的岔路,循著蜿蜒曲折的鄉間小路徐行。不久,依著山勢層層堆疊的梯田映入眼簾,梯田上種滿一道道整齊排列的茶樹,俯瞰整座茶園,清水流澈,綠意盎然,不經意在茶園崁腳下,發現一間老舊傳統的製茶廠。
熱情不滅 打出人情味 - 振利工具店

熱情不滅 打出人情味 - 振利工具店

在臺南市中西路上,有一間小小的工具店,器具皆以人工製造,質感有別於機器生產,稱得上是樣樣俱全的傳統五金行,裡頭賣的全是非動力器具。然而小小店面後,卻有著看似年代久遠的打鐵工作室,火爐上清楚看見師傅們打鐵時的印記與尺寸符號。老闆娘說這是公公時期所留下的店面,至今還保留著那時期的招牌。振利工具店是老闆的爸爸民國三十幾年開的,至今已超過七十年,中間搬遷過一次,現址位於臺南市中西區府前路的馬路旁,而老闆則是從專科時就跟著自己的父親學習打鐵。
寫一首最溫柔的歌:島嶼天光 / 滅火器,楊大正

寫一首最溫柔的歌:島嶼天光 / 滅火器,楊大正

​330太陽花學運走上街頭,和平佔領凱道,一首「島嶼天光」在這股溫柔黑潮裡傳唱。我注意到臺灣許多創作人自發性去參與並瞭解議題,在議場外守護學生。曾經聽人家說藝術家不入世,但這群人就努力活在「生活」裡,於是我試著聯繫「島嶼天光」的創作者,妄想楊大正能在雜誌裡撰些文字,信件裡我寫到:說說我們『甘樂誌』,以甘草人物、土地環境故事為題材,獨立出版至今,忠實記錄著耕耘臺灣的人、事、物、光景。雜誌性格屬溫敦,說來確實也不夠即時性,兩個月一刊,人手很少,想做的事很多,偶而心有餘力不足,學運至今我們幾位夥伴相繼交班守望,五月出刊的第23期雜誌中渴望和楊大正邀一篇稿,關於「島嶼天光」。很快我就收到有料音樂的慧君回信,同意修改楊大正發表於臉書上談創作和學運的文章讓雜誌使用。滅火器對我來說並非時事造英雄,因為學運而爆紅,成軍14年來自高雄的龐克樂團,正有下港人的直爽、認真,與龐克俱思考突破體制的勇氣,做真實的音樂,參與社會議題勇敢表達自我主張,而楊大正是外型粗獷,性子卻細膩溫厚。那一晚我們失去了寧靜的「晚安臺灣」,期盼再次明亮的「島嶼天光」。感謝攝影師林俊宏,這正是規劃專欄時第一時間想像的畫面,充滿臨場感、真實記錄運動的作品。這一筆,已在感謝名單上畫記。
壞鞋子舞蹈劇場《泥土的故事》/ 林宜瑾

壞鞋子舞蹈劇場《泥土的故事》/ 林宜瑾

關於壞鞋子舞蹈劇場——回溯二十世紀初期,現代舞之母伊莎朵拉.鄧肯在古典芭蕾舞盛行與保守的年代裡,首度脫掉舞鞋,赤足舞蹈,解放身體,此舉引發了眾多不滿與責罵,但卻開啟了未來精彩豐富的現代視野。對林宜瑾來說將舞團取名「壞鞋子」正也意旨了自己在舞蹈、編舞上的另一種思考與突破。
一生懸命的燈塔守 / 尤義華

一生懸命的燈塔守 / 尤義華

時常往返淡金公路的旅人,富貴角燈塔是路途上不變的風景,在臺灣最北端的海岬上,成了旅人迷路時最好辨識方位的標的物。
百年淬鍊 - 泉利打鐵鋪

百年淬鍊 - 泉利打鐵鋪

一個下午的時間,是否足夠認識兩百年的曾經,那炙熱而鏗鏘的世世代代⋯⋯ 四月的午後,臺南鹽水卸去了蜂炮帶來的鑼鼓喧天,橋南里靜得像是連風都停止律動,很難想像看似一般的圳溝和兩座小橋,在清朝時期竟是商船雲集的鹽水港,而興隆橋的另一頭則是過去通往新營的主要幹道「南瀛第一街」--橋南老街,遠遠望去,街口掛著泉利打鐵鋪的招牌,店頭的阿嬤在含飴弄孫,彷彿時代劇搭建的仿古場景,連走上前打聲招呼都生怕破壞了這份寧靜的美好。這間用福杉打造的古樸街屋有多老,屋內裡的打鐵鋪就有多悠久,「兩百多年,傳承六代了。」坐在店門口的年輕老闆李信賢悠悠的說。木條門板裡的工作間,保留了古老風櫃起火燒鋼鐵,挺立五代以上的鹿角砧上,依舊鍛打出一把又一把的刀刃和鋤耙。

謝謝你的訂閱
THANK YOU

用文化創意為三峽注入活力,
用行動改變家鄉孩子的生命!

感謝你
THANK YOU

謝謝你的耐心填寫,
我們將會盡速處理並回覆